1. 新聞推薦

    綠色+科技,裝配式的燎原之勢

    2018-11-14

    隨着城市化擴張,中國每年新增建築面積超20億平方米,相當於消耗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城市垃圾與建築有關的佔到近40%。新建建築能耗水平是西歐的6倍, 難以適應當今世界"節能減碳"、"綠色環保"的時代主題。而裝配式建築無疑如星火燎原,爲行業帶來全新氣象。建築行業業態,或將面臨洗牌和重構。

    微信截圖_20180813165721.png

    據悉,相比傳統的現場施工,裝配式建築更加標準化,節材節能節水,減少噪音,很少產生建築垃圾,比同體量工程施工速度快2至3倍。與傳統建築業生產方式相比,工業化生產在設計、施工、裝修、驗收、工程項目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從全球範圍看,綠色化、信息化和工業化是建築產業發展的三大趨勢,裝配式建築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同時也是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和中美聯合聲明的重要內容。

    與此同時,在數字化高新科技的驅動下,全球建造業發展瞬息萬變,國內圍繞建築行業的革新也正悄然興起。《中國製造2025》提出,中國製造要向創新、智能、綠色和高端轉型,找到自己的新優勢,才能把自身依賴於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轉變爲以我爲主的全球價值鏈開放型經濟新模式。將一直賴以勞動密集型的建築房產業注入工業化動力,向技術密集的新型產業形態邁進。隨着大型裝備生產能力與建造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國務院正式提出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目標。

    或許不久的將來,當建築業的手工操作進化成爲了工業化集成建造,屆時質量通病通過工廠化的生產將大量減少,手工誤差被精細化工業生產大量避免,建築業真正進入了可質量回溯,可規模化控制的時代。

    微信截圖_20181113165859.png

    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

    規模化、工業化、產業鏈的整合,意味着大量的大型房企、建設業企業需要整合建立自己的裝配式建築設計、建造、生產全產業鏈隊伍,將成本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同時,加速邁進建築工業化的步伐。

    建築業的現代化首先是解決工業化的問題,增加機器生產,減少手工操作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小作坊式的分包體制將要經受嚴峻的考驗,工地不再需要大量的農民工,將是知識化、年輕化的真正意義的建築產業工人替代農民工進入到建築的工業化生產、安裝環節,原有的農民工清包工模式將被完全取代,人力成本大幅下降。

    隨着標準化程度、軟件集成化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施工圖設計專業將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規劃、建築創意事務所、集成技術設計研究所等創意類、技術研發類的設計單位,設計將在工業化的趨勢下真正地名副其實。

    另外,隨之而來的是智能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成本的節約、效率的提升、質量的精細化控制皆成爲可能。

    微信截圖_20181113165349.png微信截圖_20181113165349.png微信截圖_20181113165349.png

    行業優化與整合

    裝配式建築隨着土建裝配式延伸到內裝裝配式進而會覆蓋所有的建築構配件,配件的裝配化實現意味着建築工業化的最終完全實現。對之前未實現規模化效應的企業產生非常大的衝擊,在第一輪的拼成本佔市場階段就將出局,到第二個階段,成本趨於穩定時段,對於工業化、現代化缺乏理解,沒有知識、人才儲備的中小型建築業企業即將面臨被整合、被淘汰出局的局面。

    而隨着裝配式建築的持續推進,建築行業的集成技術將呈現爲不斷地跨界融合的過程,原有的一些產品、材料、工種會消失,演變爲集成化產品、產業化工人。這將是一個集成、演變、再集成的動態調整過程,行業發展隨着產業升級得到了不斷地提升,技術升級與跨界融合思維在此得到了更大的體現。

    隨着集成化技術的逐步提高,未來的建築將會大大提升建造速度,管道裝配化、幕牆與外牆結合的裝配化、內牆與裝飾材料整合的裝配化,光伏與玻璃與幕牆整合的裝配化等等,整合、優化、再整合、再優化,最終達到全裝配的終極目標。

    縱觀今天的建築行業,裝配式建築逐漸成爲全球建築業的新趨勢。近年,裝配式建築在我國各地的推廣與發展呈星火燎原之勢。

    來源: 塗飾商情

    上一篇:高等學校教材《裝配式建築概論》正式出版發行

    下一篇:值得借鑑的美國裝配式建築“六大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