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推薦

          裝配式建築砥礪前行 行業蛻變呼喚大國工匠

          2018-09-07

          裝配式建築是建築業的一場進化與革命。在這場宏大的時代蛻變面前,每一位從業者都身在其中,不得不變。

          爲推動裝配式建築在全國的發展,2016年以來,中央層面連續出臺推廣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相關政策。目前全國31省份已出臺裝配式建築發展規劃(其中26個省份已出臺相應補貼政策)。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佈的《2018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顯示,目前我國新建建築中裝配式建築的比例大約在3%~5%,2015年我國房屋建築業產值約11.6萬億元。

          若2020年裝配式建築比例達到15%,裝配式建築面積有望超過8億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若按住建部“未來十年內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30%”的目標預測,以現有裝配式建築平均價格計算,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4.7萬億元。

          裝配式建築市場增量空間巨大,但來自技術體系、管理體制、發展模式、人才機制、成本高企等方面的行業痛點與質疑聲也從未間斷。

          微信截圖_20180828165438.png

          政策與實踐

          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達到30%。

          2017年3月,住建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等文件,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15%以上,重點推進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羣,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須達20%;積極推進地區包括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須達15%;鼓勵推進地區包括其餘城市,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須達10%。

          此外,還要求“到2020年培育20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建設30個以上裝配式建築科技創新基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95個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26個已建成或處於規劃階段的裝配式建築產業園。

          2017年11月,住建部公佈了首批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名單。入選城市多爲省會城市,並且集中在山東、江蘇、浙江、河北等經濟較爲發達的省。

          武漢市城建委建築工業化辦公室副主任童明德曾披露數據,2011年到2017年,我國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從43.2億元逐步增長至462.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70.14%,複合增長率達到35%左右。

          從國家到地方,裝配式建築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尤其是作爲國家級新區的雄安新區,在建設上將走一條新路。“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是雄安新區的首要定位,到2020年要初具規模,爲萬億級市場做準備。中國建築設計院裝配式建築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守峯表示,未來雄安新區百分之八九十的新增建築都將是裝配式建築。

          目前裝配式建築發展最快的城市是北京。截至2017年8月底,北京市在土地招拍掛環節已落實裝配式建築項目約360萬平方米,佔總出讓面積的8成;保障性住房實施裝配式建築約240萬平方米。按照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計劃實現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達到30%以上。

          微信截圖_20180829165923.png

          痛點與處方

          綜合來看,我國裝配式建築目前存在的痛點主要包括:

          技術體系還不夠完善。裝配式建築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缺乏且系統集成度低;裝配式建築一體化、標準化設計的關鍵技術和方法發展滯後。

          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適應於推廣裝配式建築的工程招標、施工許可、施工圖審查、質量檢測和竣工驗收等監管機制滯後。

          建築成本有待降低,裝配式建築成本平均比傳統施工高出20%-25%左右。

          優惠政策有待拓展。目前各地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僅限於投資主體,雖可起到推動作用,但傳遞到整個建築工藝鏈的變革還需很長時間。

          以及建築產業化人才缺乏。輿論引導還不夠完善等。

          “需要以穩中求進爲原則,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確定適合本地區的結構形式,同時抓好質量安全,特別是施工裝配質量,加快完善和推廣裝配式建築相關標準規範體系,加強全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築的發展質量。”住建部相關領導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將按照“一體兩翼,兩大支撐”的工作思路,繼續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一體”指的是成熟、可靠、適用的裝配式建築技術標準體系,“兩翼”是發展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和BIM信息化技術,“兩大支撐”包括創新體制機制管理和促進產業發展。

          國家科技部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的建築類中啓動了一個規模達幾億元的科研計劃,來研究如何繼續完善發展裝配式建築,其中包括裝配式建築的結構體系技術、相關設備的製造技術和後期管理用戶的技術等很多方面。

          微信截圖_20180813173254.png

          培育裝配式建築領軍者

          裝配式建築是全過程都需要資源整合與協調的系統性工程,需要龍頭企業帶動,需要試點示範工程的標杆效應。

          “大企業能夠集合它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經濟能力以及協調能力,小企業在這方面是比較弱的。推EPC也好、BIM也好,其實都是希望由龍頭企業牽頭來推動整個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促進中心住宅產業化辦公室主任郭寧表示,北京裝配式建築發展過程中,積極培育住宅產業全產業鏈集團企業,組建了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北京住總、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等11家市屬企業通過“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評審。

          新形勢下,裝配式建築還對綠色裝修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國家政策導向上看,不是精裝修不算是裝配式建築。裝配式建築不僅是建造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提供綠色、健康、以人爲本的高品質建築產品。

          在大數據的概念下,利用BIM建立數據模型,從設計方案、建設需求、工程運營等方面進行管理和優化,裝配式建築的標準化與數據化,更便於管理與操作。

          讓工地變成工廠、讓施工變成總裝、讓農民工變成產業工人、讓污染施工變成綠色施工,讓建築業變成一個數據驅動和創新驅動的新產業,裝配式建築革命推動下,這些都將成爲現實。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上一篇:“海綿城市”重建更要重管

          下一篇:海綿城市建設的四大國際經驗總結

          分享到: